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5-08-20  点击量:

一、学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工学门类的学科,是研究各类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制备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学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环境影响及保护,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并研究材料与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及构件的学科。

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03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现为省博士点立项建设单位支撑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建有黑龙江省材料学领军人才梯队、黑龙江省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3个省级教科研平台。学科下设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个研究方向。学科现有导师26人,均为博士,其中教授10人,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学科形成了高分子功能膜材料设计与制备、低维度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设计与结构调控的科研优势特色,培养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学科特色。

二、研究方向

1. 材料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制备、结构与服役特性研究,高分子分离与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材料。

2. 材料物理与化学:低维度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设计、结构调控、合成方法优化,应用于绿色清洁能源转化、低温储能器件研发、高效电磁波吸波、高性能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3. 材料加工工程:高性能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研发,以及热喷涂陶瓷涂层、稀土渗氮催渗等表面工程应用研究。

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先进应用,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以及新型光催化高分子材料。

三、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备良好学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1. 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2.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严谨和守正创新的学术素养和工作态度。

3. 具备基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能够掌握相关材料研究领域中先进的工艺设备、测试手段及评价技术。应掌握一门外语,达到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4.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独立检索、查阅、归纳总结中外文科学文献的知识获取能力,能够科学分析、客观评价和合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在导师指导下制定总体研究方案,能独立实施并完成既定的研究方案和内容,总结研究结果,并能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毕业生能够做出具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实践动手能力强,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掌握常用的仪器设备的操作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5. 学术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学术论文和专利撰写能力,能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正确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研究或技术开发中所遇到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在学术讨论中勇于批评和质疑,并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培养方式

1. 培养过程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

2. 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实行以二级学科导师组为基础,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五、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累计学习年限最长为五年。

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获得毕业所要求的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条件按照《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六、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须在导师(组)指导下独立完成,撰写规范按照《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开题、中期、答辩环节按照《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鼓励硕士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必须选择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和新思路,应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生产实践等具有一定借鉴或指导作用。

七、学术(业绩)成果与学术规范

1. 学术(业绩)成果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取得学术成果基本要求按照《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2. 学术规范

培养硕士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事业的神圣性、纯洁性与严肃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学术规范训练,提升其学术道德涵养。培养研究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八、实践环节

1. 研究生实践环节为《学术活动》《教学实践》共2学分。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讲座以及各种专题研讨班等)6次以上,并且参加2次以上美育类学术活动,得1学分。教学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辅助导师面向本学科本科生开展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6学时,得1学分。

2. 硕士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中科院一区以上的SCI检索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的第二作者、或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二等奖以上的项目负责人,可以申请免修与成果相关的《学术活动》1学分。

九、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修读课程总学分应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8学分,学位专业课10学分,选修课10学分(包括《专业文献阅读》2学分和《研究生体育》1学分,为选修课中必选课程),实践环节2学分。

补修课针对跨学科考入且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研究生开设,导师应指导其自学1-3门本学科本科阶段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课程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负责考核。

十、编写成员

  长:贾宏葛、藏雨

  员:杨长龙、王超会、李少斌

一级学科带头人签字: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开课单位

课程性质

备注

学位公共课

S23001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必选

S23001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理工必选

S2400104

第一外国语(英)

4

64

1-2

公共外语教研部

考试

必选一门

S0800105

第一外国语(俄)

4

64

1-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S0800106

第一外国语(日)

4

645

1-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S230010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专题研究

1

1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必选

学位专业课

S1401201

数理统计

2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必选

S1401202

固体物理

2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S1401203

材料合成与制备

2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S1401204

材料物理性能

2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S1401205

材料加工力学基础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S1401206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2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S1401207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

2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S1401208

材料分析方法原理

2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S1401209

计算材料学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


S0700300

研究生体育

1

16

2

体育学院

考查

必选

S1401301

专业文献阅读

2

32

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必选

S1401302

材料表面与界面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03

高等合成化学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04

膜科学与技术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05

材料加工助剂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06

高分子材料发展动向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07

近代晶体科学技术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08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09

低维材料概论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10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11

无机功能材料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12

硅酸盐物理化学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13

金属学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14

复合材料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315

人工智能在材料领域的应用

2

32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实践

环节

S1401401

教学实践

1

18

3-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必选

S1401402

学术活动

1

8

1-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必选

补修课

S1401501

材料科学基础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


S1401502

无机化学


32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