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齐齐哈尔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我校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的典型代表,是践行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的典范。学校推出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系列报道,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教师要积极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习,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科骨干和人才培养中坚,在现代化龙江建设中,谱写齐大新时代美好的新篇章。

作为扎根龙江设计教育沃土的标杆力量,设计文化研究与传承教师团队始终以“为国育才、为省赋能”为使命内核,在师德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领域多维突破,用设计智慧书写教育报国篇章,成为推动龙江设计学科发展与地方经济文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引擎。2025年入选学校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梯队精良:构建高素质教师发展共同体
团队核心竞争力源于扎实的人才梯队建设。团队成员覆盖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设计理论等相关专业,形成“全设计领域”教学科研矩阵。截至目前,团队31名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11人具有博士学历、1人在读博士,职称、年龄与专业结构均衡合理,为团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团队教师成长成果显著:近三年1人晋升二级教授,5人晋升教授,6人晋升副教授,10人完成博士学业;通过进修访学、学术会议等多元平台,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先后斩获“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黑龙江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等省级荣誉,先后涌现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3人、优秀共产党员2人、科研工作先进个人1人,彰显团队过硬的综合实力。
二、育人创新:构建“大思政”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设计人才”目标,团队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与设计学科特色,深化美育内涵,打造“全链条”育人模式。在专业建设上,团队坚持“党建引领、课程筑基、专业强体、学科铸魂”路径,动态优化培养方案。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软科排名中位居前列,已然跻身国内先进水平之列。在思政育人上,团队深度践行“三全育人”,构建设计学科特色思政体系:深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打造多门示范课程,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覆盖”的思政育人格局,实现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在教学资源上,团队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项目2项,完成多项校级教改项目与优秀案例;搭建网络课程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供给。在实践创新上,团队强化“以赛促学、以创育人”,教师深度指导学生竞赛、双创项目与设计实习,将科研成果融入毕业设计。近三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0余项,累计获批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余项;冰雪主题创作更是成为团队特色品牌,师生在各级冰雪赛事中获奖55项,彰显设计实践育人硬实力。
三、科研突破:打造“三位一体”创新研究格局
紧扣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龙江地域特色,团队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科研体系,近五年成果丰硕,实现多项历史性突破。高层次项目引领学科前沿:2020年以来,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填补设计学领域高层次项目持续性突破空白;承担省部级项目35项、市厅级及校级项目81项,形成多层次科研布局。教师获创作类奖项19项、科研类奖项25项,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标志性成果实现零的跨越:2024年,团队教师宋阳、赵帅的冰雪主题作品《孜孜以求·燃冰少年队》《冰舞》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首次登上国家级艺术展演最高平台,标志着团队创作水平跻身全国前列。学术产出体系持续优化: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158篇,出版学术专著25部,获国家专利21项,在权威期刊发表艺术作品40版;研究报告获黑龙江省商务厅采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实效。科研反哺育人成效显著:团队建立“教师项目-学生双创”转化机制,孵化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80余项;2024年指导学生摘得国家级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铜奖和省赛银奖、“文明龙江”公益广告铜奖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90%,用人单位对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优良率达95%,实现“科研育人”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四、服务地方:书写“设计赋能区域发展”新篇章
扎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团队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区域经济赋能”为双核驱动,践行“双面向”原则——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服务龙江产业升级;面向设计行业前沿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在社会服务中彰显高校责任。平台赋能,激活地域文化价值:依托寒区麻及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实验室、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俄民族艺术研究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团队系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地域资源活化利用与特色文化IP打造,让龙江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焕发新生。政企协同,深化产学研融合:团队与政府机构、龙头企业(如黑龙江冰雪国际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实现产品创新、标准引领、文化增值三大突破。典型案例涵盖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文化传承,推动60余项设计成果落地转化,主导制定冰雪装备、民族服饰等领域地方标准2项,获华鹤木业等企业应用认证。校域联动,反哺教育生态建设:团队深度参与校园文化塑造,完成齐齐哈尔大学录取通知书系统设计、科研表彰大会奖杯奖牌证书设计、校学位委员会主席和委员服饰设计;助力学科协同发展,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发玉米肽包装、中秋礼盒等食品文创产品,实现“设计服务”与“教育生态”双向赋能。
(图文/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编辑/郭超 责编/杜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