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齐大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齐大新闻 -> 正文

齐齐哈尔大学民族乐团建团20周年音乐会精彩奏响

发布日期:2025-10-24  点击量:

廿载砥砺深耕,今朝弦歌不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德育美育融合发展,充分展现学校文化育人工作丰硕成果,10月23日晚,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音乐与舞蹈学院承办的“廿载华音·薪火相传”齐齐哈尔大学民族乐团建团20周年音乐会在学校音乐厅举行。这场承载着二十年岁月沉淀的艺术盛宴,以高水平艺术实践诠释了学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整场音乐会由陈曦泽、温锋超、冯天佑三位指挥联袂执棒,以一曲民族管弦乐《欢庆序曲》磅礴开场。鼓乐铿锵、丝竹悠扬,满溢二十周年喜庆昂扬之韵,瞬间将现场观众带入热烈的艺术氛围中。

男声独唱《草原牧歌》,以醇厚嗓音勾勒北疆草原辽阔苍茫,深情抒发对自然与生命的礼赞。

民族管弦乐《春华秋实》以细腻编曲、饱满音色,隐喻乐团二十载耕耘与收获历程,尽显奋斗者的热血与坚韧。东北民俗特色曲目《大秧歌》,生动再现黑土地上百姓安居乐业热闹场景,让师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扬鞭催马运粮忙》以地方特色乐器丁笛主奏,清脆明亮的音色与乐队形成呼应,勾勒出丰收时节农民喜运粮食的鲜活图景,弘扬劳动精神,传递劳动之美。

女声独唱《国旗颂》,以深情婉转的旋律诠释赤子之心,礼赞伟大祖国蓬勃生机,歌声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令全场动容。

竹笛协奏曲《陕北四章》第四乐章《闹红火》,将陕北地区热烈民风与昂扬精神充分展现,民族音乐感染力穿透全场。

民族管弦乐《七彩之和》第一乐章《绿・风之歌》,节奏鲜明、热情奔放,通过丰富表现力,生动展现草原辽阔生机与蒙古族人民的豪迈性格。

男女声四重唱《二十年后再相会》,以熟悉曲调呼应“廿载华音”主题,“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的歌词不仅是对乐团过往的回望,更饱含对未来民族音乐传承的期许。音乐会在民族管弦乐《我的祖国》中落下帷幕。

齐齐哈尔大学民族乐团自2005年成立以来,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支由民族管弦专业师生组成的大型音乐团体,始终扎根黑土、深植北疆文化沃土,将民族音乐根脉与黑土地厚重底蕴紧密相连,以民乐为媒浸润师生心灵、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推动民族艺术繁荣。二十年间,乐团累计参与校内外文艺演出、文化交流及艺术赛事100余场,培养民族音乐表演人才 600余名;从校园舞台到区域文化阵地,从艺术实践到人才培养,其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态,更成为推动区域文化建设、传播民族音乐之美的“生力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疆的传承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齐齐哈尔大学民族乐团二十年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通过传统民乐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学校以浸润式美育实践引导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持续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激励广大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中自觉担当,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撰稿/摄影 吴懿卓 责编/杜海权)